浅析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的原理及区别

发布时间2018-09-25 13:25

来源: 未知

点击量:

更多

  无源滤波器:该电路主要由无源元件R、L和C组成。

  有源滤波器:集成运算放大器和R、C组成,具有无电感、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开环电压增益和输入阻抗很高,输出电阻很小。有源滤波电路还具有一定的电压放大和缓冲效果。但是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带宽有限,使得电流有源滤波电路的工作频率很难很好地工作。

  无源滤波器

  该装置由电容器、电抗器、有时还有电阻器和其他无源元件组成,以形成一条低阻抗通路,用于抑制特定谐波或更高次谐波;由于SVC调节的范围从感应区域扩展到电容区域,所以滤波器在动态控制下,R与反应器结合。它不仅可以满足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而且可以消除高次谐波的影响。

  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滤波器有单调谐滤波器、双调谐滤波器、二阶宽带和三阶宽带高通滤波器。

  1、单调谐滤波器:一阶单调谐滤波器的优点是滤波效果好,结构简单,缺点是损耗较大,但随着品质因数的增加而减小,随着har数的减少而增大。虽然电炉只是一个低阶谐波,主要是2-7次,所以基本损耗较大。当二阶单调滤波器的品质因数小于50时,基波损耗可降低20~50%,节能,滤波效果相当。三阶单调滤波器是最小损失滤波器,但其组成更复杂,投资更高。对于二阶滤波器最好选择三阶滤波器,对于二阶滤波器最好选择二阶单调滤波器。

有源滤波器

  2、高通(宽带)滤波器,一般用于谐波抑制一次以上。当滤波器用于电弧炉等非线性负载系统时,通过调整参数可以形成滤波器电路到第五次谐波或更高次谐波的低阻抗路径。

  有源滤波器

  虽然无源滤波器具有投资少、效率高、结构简单及维护方便等优点,在现阶段广泛用于配电网中,但由于滤波器特性受系统参数影响大,只能消除特定的几次谐波,而对某些次谐波会产生放大作用,甚至谐振现象等因素,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将滤波研究方向逐步转向有源滤波器(Active PowerFliter,缩写为APF)。

  APF即利用可控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向电网注入与谐波源电流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电流,使电源的总谐波电流为零,达到实时补偿谐波电流的目的。它与无源滤波器相比,有以下特点:

  1、不仅能补偿各次谐波,还可抑制闪变,补偿无功,有一机多能的特点,在性价比上较为合理;

  2、滤波特性不受系统阻抗等的影响,可消除与系统阻抗发生谐振的危险;

  3、具有自适应功能,可自动跟踪补偿变化着的谐波,即具有高度可控性和快速响应性等特点

  本文由有源滤波器整理,此文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