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波治理设备的研制及规模

发布时间2018-09-21 13:21

来源: 未知

点击量:

更多

  谐波治理设备的研制

  20世纪20年代末,人们开始注意到电力系统的非线性负荷会引起谐波。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非线性负载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严重的谐波干扰。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谐波危害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谐波问题,并召开了许多国际谐波问题学术会议。近40年来,电力系统谐波的研究已经超出了电力系统本身的范围,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20世纪70年代以前,谐波控制处于无源滤波器时代(PF:Passive Filter,也称滤波器)。LC滤波器作为无源滤波器,由滤波电容、滤波电抗器和电阻器组成。由于其结构简单、设备投资低、运行可行性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成为应用最广泛的谐波补偿装置。但其工作原理决定了其固有缺陷。

  首先,谐振频率依赖于元件参数,因此只能对主要谐波进行滤波,且LC(电容和电抗)参数的漂移会导致滤波特性改变,使滤波性能不稳,难以保证滤波效果。其次,只能抑制按设计要求规定的谐波成分,有时由于高次谐波的成分复杂,必须同时加入多个滤波电路,使整个无源滤波装置的体积增大、损耗增加;同时考虑到成本问题,不能仅靠增加无源滤波器数量来提高滤波效果。最后,电网中的某次谐波电压可能在LC网络中产生很大的谐波电流。

  20世纪70年代后,谐波治理进入有源滤波器(APF:Active Power Filter)时代。谐波源一般为非线性负载,如整流器等, 供电系统一般为保护对象。

谐波治理

  与无源滤波器相比,APF是一种主动性型的补偿装置,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特别是基于电压源型的APF,结构简单、质量轻、损耗小、价格便宜以及容易实现多重化,从而降低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因此,在工业领域,这种APF,通常被考虑为优先研发的应用项目。当前,有源滤波器(APF)应用于用户端电力谐波抑制,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抑制谐波的方法。

  谐波治理市场规模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度我国电网新增电力约为10251万千瓦。电力网络中使用的大量非线性负荷,产生了大量的谐波,谐波含量约占10%左右,且这些谐波绝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

  若按照13%(2014年统计数据)的谐波治理比例(即谐波治理容量为谐波容量的13%),则谐波治理容量约为92万千瓦,对应的谐波治理设备市场规模为10.05亿元(治理成本按照1093元/千瓦测算)。据中国电源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年-2014年,我国谐波治理设备市场规模从2.87亿元上升到10.0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7%。未来谐波治理设备市场仍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8亿元。

  本文由谐波治理整理,此文不代表本站观点